廊桥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24-05-19 01:24

1. 廊桥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004年,福建寿宁和浙江景宁、泰顺、庆元4县联合向国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5年,屏南县正式加入申遗行列,标志着两省联合开展廊桥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启动。2005年11月24日,在杭州举行的第一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福建寿宁、屏南和浙江景宁、泰顺、庆元5县的文物保护部门负责人共同签署《廊桥保护和申遗的联合宣言》。 著名乡土建筑专家、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认为,木拱廊桥有几百年的历史,独特的结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古建筑专家、同济大学建筑系路秉杰教授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学时,用筷子搭出一个拱桥的模型,引起轰动,日本报刊称之为“中国一绝”。

廊桥的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2. 中国廊桥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廊桥遗产”如何传承?

廊桥,是世界范围内一种独特的建筑类型和文化现象。中国廊桥历史悠久、类型多样,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也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福建等南部各省作为中国古代廊桥遗存相对集中的区域,至今仍保留有数百座不同类型的廊桥以及相关的营造习俗、技艺和工匠世家。
今天,在上海交通大学开幕的第七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庆元)研讨会上,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与浙江省庆元县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持续加强高校与地区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促进高校科研学术成果转化、落地实践,共同参与地方文化、社会建设的活动交流。

本次会议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分会、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庆元县人民政府以及上海交大设计学院木建筑设计与研究中心承办。
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前身是2004年在浙江省庆元县召开的“浙闽两省木拱廊桥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于2005年正式更名为“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至今已召开六届。

如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不仅是世界范围内廊桥研究的重要交流平台,更是国内各“廊桥之乡”的重要文化名片,为各地的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支撑。
本届中国廊桥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美洲、欧洲以及亚洲各国的近40名廊桥研究专家、学者,立足于全球的廊桥研究现状,引入阐述关于中国廊桥的悠久历史和影响,希望能够用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中国古代廊桥的辉煌。

3. “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廊桥申报

     小题1:C小题2:D         略    

“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廊桥申报

4. 木拱廊桥的文化遗产

和谐的沟通载体廊桥实为桥与屋紧密结合的建筑,正如古体的象形会意字“桥”,材料以木开始,上立之人与桥紧密融合,桥上的廊屋既可以保护桥体的木结构不受侵蚀,又可为路人提供避风遮雨、避暑纳凉、歇脚停担之所,甚至成为人们交流信息、易换物资的肄市,它的交通功能和人文情怀已经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 廊桥上的廊屋里,有着许多人性化的设计,诸如木板床榻、板凳及桥旁泉水台等,就使路过廊桥的人有一个很好的歇息之处,人们在这里可以休息、交流、交易、娱乐。甚至于远方的商人可以把廊桥当一回驿站。随着时间的流转,廊桥的功能还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如今,它不仅仅是人们交通的工具,还是人们生活中休闲的好去处。在廊屋里打牌、看戏、聊天更是当地人的一种时尚。使得寿宁人的生活因为廊桥的存在而越发精彩起来。夜幕降临,一些情侣来此约会,在这里留下了人生中许多美好的追忆。悠久的传承历史据了解,已经81岁的唐寰澄是中国现代最早对木拱廊桥进行研究并指出其结构原理的人,但自他发现《清明上河图》中的汴水虹桥实际上曾在北宋流行过的木拱桥梁的桥式之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科学界认为这种北宋时期盛行于中原的木拱桥造桥技艺已经失传,因为自明代以来,河南、山西、安徽等地都没有了这种桥的再建记录。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汴京城内及城郊清明时节的景象,画面正中那座横跨汴水两岸的桥梁,最大的特点是桥底下没有任何柱脚的支撑,凌空飞架在汴河上面,据《宋会要》的记载,汴河的宽度约有16.5米,而虹桥的跨度比河的宽度长了约有3.5米。也就是说,《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单拱跨径,达到了20米。同时,根据《宋会要》的记载,这座桥可以通行装载数十石的大车,其载重量相当于今天2至3吨的卡车。令人称奇的是,没有柱脚支撑的桥承受如此的载重量不但不坍塌,而且这种结构不用钉子,也不用铆,完全靠它自己本身的强度、摩擦力和直径的大小、所成的角度、水平的距离等支撑。寿宁的木拱廊桥工艺回答了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尚健在能独立主持建造大拱跨木拱廊桥的唯一主墨桥匠,就是郑多金老桥匠。郑多金现年事已高,是廊桥工匠的第七代传人。其师承史可以追溯到寿宁小东村造桥工匠徐兆裕于清嘉庆六年(1801)造小东上桥,徐元良于清咸丰七年(1857)造浙江省泰顺县薛宅桥起。郑多金之父郑惠福是第六代传人,当年不论是建屋还是造桥,因其绳墨准确、架构规矩、手艺精湛而闻名遐迩,足迹遍布闽东浙南各乡村,亲手构建的民房有86栋、廊桥17座。郑多金年轻时就随其父参建民房和廊桥,得到了父亲的真传,于1967年独自主持建造了寿宁县下党乡杨溪头廊桥。2001年中央电视台科学教育频道《探索·发现》栏目组赴闽浙两地拍摄《虹桥寻踪》专题片,慕名拜访郑多金这位建桥大师,并备料请他现场搭制木拱廊桥。郑多金花了六天时间就将雏形搭建起来,令专家们惊叹不已。随着央视《虹桥寻踪》的播出,一辈子生活在乡间的郑多金加深了对这门绝艺的认识,意识到传授这门绝活技艺的重担就落在自己肩上,万一失传,感到愧对先祖,愧对国人。从此每日下午就把年届半百的胞弟郑多雄叫道身边手把手的传授,并制作了两座廊桥模型便于直观教学。2004—2005年间,晚年的他有幸受邀带胞弟郑多雄三次到南平顺昌,按衣钵的水平测定法,自制水架柱和天门车,通过运用上三节苗、五节苗、将军柱、剪刀苗、桥板苗与马腿等传统工艺,又在顺昌县华阳山风景区主墨建造了我一座由唐寰澄教授设计的华阳廊桥。2007年他和胞弟完成了寿宁县因电站建设需异地搬迁的长濑廊桥、张坑廊桥的重建工程。郑多金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从实践中让胞弟领悟真谛、精通此艺而成为建造廊桥的第八代传人。

5. 廊桥的文物价值

事实上,在寿宁乡间,廊桥已远远地超出了纯粹作为桥的功能了,它其实结合了桥、亭、庙等建筑的功用。除了官方所建的红军桥及杨梅州桥文革期间神龛被毁外都设有神龛,供奉的神像很广泛,有观世音菩萨,也有关帝爷、文昌帝和财神爷赵公明,还有一些是只有当地人才知道的神明,比如黄三相公、马仙等,喜佛者敬佛,喜神者敬神。每年的正月是祭祀最隆重的时候,每当这时,乡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桥上,依次进行祭祀,摆上一整只猪头,奉供茶、酒,添几盘菜肴,上几炷香,磕头作揖祷告祈福。虔诚的乡民既祷告廊桥的平安,又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合家团圆如意。平时,每月的初一、十五也常有人行祀。在都市人眼中,这样的祭祀场景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惊奇,但乡民对神灵的崇拜如同对乡间习俗的依恋,已成为他们平淡生活的一部分。 伴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乡村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几百年来一直是闽浙边界交通要道的鸾峰桥,如今原本功能已被公路所取代,欣喜的是百姓没把古桥拆除,而在桥中设起神龛,祀奉临水夫人,紧密地把桥与庙结合在一起,成为独特的桥庙,既用于虔诚的乡民祷告廊桥平安,又顺了乡民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合家团圆如意的习俗。据寿宁县从事廊桥研究与保护工作的县文化馆龚迪发副馆长介绍,乡民们的祭祀活动非但未给廊桥造成负担,反而减少了桥向上的反弹力,增加了廊桥的稳定性,堪称绝妙之作。鸾峰桥于2006年6月2日经国务院核定,同杨梅州桥、鳌阳城区木拱桥群——飞云桥、升平桥、仙宫桥、登云桥等一道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

廊桥的文物价值

6. 宝带桥是不是中国文化遗产?

宝带桥又名长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镇(今长桥街道),傍京杭运河西侧,跨澹台湖口,与赵州桥、卢沟桥等合称为中国十大名桥。全桥用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 宝带桥,创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819),唐代为发展漕运业,加快转运三吴地区的贡物北上进京,苏州刺史王仲舒捐出自己的宝带助资始建古运河边的纤道,因此桥以“宝带”命名。 宝带桥,是横跨在澹台湖口的纤道建筑。古时每逢漕运,古运河内满载货物的船只挽舟拉纤顺利通过三百多米宽的澹台湖口,加快了漕粮北上的速度。桥维持了400多年后坍圯。至南宋绍定五年(1232)重建。元代修筑为长石拱桥。明正统十一年(1446)重建,形制与规模多基本沿袭至今。清康熙九年(1670)被大水冲圯,三年内修复。清道光十一年(1831)由林则徐主持修理,费“工料银六千六百七十两有奇”。

7. 日前,“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廊

    1.C     2.D   

日前,“中国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中国廊

8. 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桥有哪些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